哪怕乡土文学也是如此,不像后世那么直白。
而陈凡写书,尽管已经尽量往这方面去靠,可受到后世网文写作的影响,用词极其平白,甚至有很多口语。
当然,在他看来,是为了方便读者,绝不是为了灌水。
不过在大部分读者的眼中,这样的文章,虽然很好看,可“文气”终究不如那些咬文嚼字的。
这种咬文嚼字的行文风气,甚至一度影响到8、90年代的作者。
只不过这种文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淡。
老书虫甚至能通过一篇文章的行文用词,判断出大概的成文时间。
而陈凡的文风,说他一下子跨越了20年,也未尝不可。
但在专业人士眼中,就“暴露”他“文学底蕴不足”的毛病。
何青生见他这么说,不禁轻轻点了点头,“你这个问题我也注意到,不过算不得什么,反而跟长期以来我们提倡的,‘要写老百姓能看懂的文章’很接近,所以我也没有想过向你提出这个问题。”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不过,增加自己的文学修养,还是很有必要的,回头我写個书单给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