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柄燧发枪,需要铁匠、木匠、工匠合力,都需要四五日的时间才能造出来。”
“现在陛下看到的二十一柄燧发枪,是研究院几十人忙活的近一个月才做出来的。”
大明有多少士兵?不下百万。
陛下要求军中都要配备燧发枪。
先不说什么钢材火药够不够,想要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起码要生产几万到十万把燧发枪才行。
现在都是四月了,剩下八个月的时间,能造出十万把燧发枪?
开什么玩笑!
老朱尴尬的摸了摸鼻子,把蒯祥先扶起来,不死心的问道:“如果按照流水线生产,还是做不到吗?”
“陛下,枪口的尺寸、长短、填弹发射装置,包括弹药,都是一点一点捶打,打磨出来的。”
“枪口大了不行,枪身短了也不行,填弹的孔洞大了还是不行。”
“这种精细活,都需要一点一点对照着图纸慢慢磨出来的。流水线是可以提高生产的速度,但品质方面根本不可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