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四十八章、兴趣大减 (2 / 5)

作者:极致风华 最后更新:2025/7/10 4:25:52
        当终于来到了垂拱殿门前时,那传旨太监几个却是到此止步,而换做了另外一批内侍来,继续给李勇引路。

        当头的一个,身形颇伟,面色却是微黑,双目炯然有神。

        这是大内宦官、昭宣使李神福,历经太祖、太宗,到如今已是三代,赵恒继位后,对他亦是倚重有加。

        去年秋,赵恒在东郊阅兵,便授命他为大内都部署,全权负责安排皇帝的起居行止程序。

        先前御驾亲征时,也是命他与潜邸时的心腹王继英同为行宫使,负责来往途中的生活住宿等事务,可谓一时荣宠至极。

        话说这两宋之间的宦官,还真是出了不少了不得的人物,这大概与赵匡胤本就是以外戚的出身掠夺了权柄有关。

        在这旧时王朝的体制里,皇帝能够支使的力量拢共也就那么几支,文官武将属于外臣,身份上到底隔着一层,故而很多时候,宗室外戚、内侍太监就是皇帝最为亲近和倚重的两股力量。

        而且一个王朝总是会从前朝吸取教训,但也只会吸取一部分,甚至可能矫枉过正。

        如秦最后几乎是毁于宦官之手,于是两汉宗室、外戚的力量便空前强大;唐毁于地方割据,到宋时便将大权独揽于中央,削弱地方军权、政权,由中央委派地方官,部署兵马防务。

        而宋的前身,北周便是亡于赵匡胤这个外戚,太宗皇帝赵匡义又是以弟及兄,故而自宋真宗赵恒开始,对宗室、外戚多有限制,反倒内侍、宦官多有倚重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