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李勇就做过网络写手,写过两本灵异,算是小有口碑。
不过最后觉得没意思,赚的钱也不够多,便转行了。
但他看的书一直不少,自己文笔也是一直有的,恐怖氛围和人物的塑造,编辑、读者也都是很认可的,放在这个时候来说,写部恐怖被出版社看中,其实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
文明发展总是向前的,这文娱产业其实也是。
如果不带情怀地去看早期的那些文娱作品的话,会发现很多的质量其实并没有自己印象中的那么高,只是情怀为其加了滤镜。
就像有些人喜欢推崇早期的影视剧,可除了极少数,大部分也是有着一堆现在常见的毛病的。
当然了,在审美上肯定是消退的,就像影视剧行业,不管是颜值、台词、打戏等方面,都越来越朝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傲慢走去。
影视成了批量的粗制滥造,明星也成了流水线产品,不是没有特色,而是特色重叠,一个没了马上可以换另一个。
以前叫百家争鸣,后面就成了几家争鸣,类型都固定了,只要照着模子走就行了。
反正目的都是割韭菜赚钱嘛,捧谁不是捧呢。
这就有点像是AI的设定,设定好程序按着程序走,都是套路,没有惊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