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按日本漫画的分镜法,一页就能解决:左上角时钟特写(7:58),中间人物挥汗奔跑(速度线+‘咚咚’心跳声),右下角火车轮局部(蒸汽喷出‘噗嗤’拟声词),读者自然感受到紧迫感。
这种‘视觉压缩’技术,能让我们漫画用一半篇幅便传递出双倍信息量!”
或许刚刚林火旺枯燥的讲解,大家听了都只是一知半解。
但是,当林火旺用实际的案例来详细展示,什么是漫画模式后,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一种拨开迷雾见青天的豁然开朗。
“哈哈!原来这样就是漫画呀!和我们电影的分镜图其实很类似的。”
“对对对!只要多加一些连贯的内容,以及把简单的台词加上去,一页四格不同的画面……”
“嗯!这样的形式的确不错,虽然漫画里并没有将所有的信息场景给画出来。
但是,读者看去的时候,脑海当中自然便能自动脑补出整个画面,甚至是过程来。挺神奇的。”
……
三个老师傅全都是国家一级美术师,还是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成长起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