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吧!
大牛,你选五个人留下来,今天就跟我们一起在这蹲飞龙。
其他人就先原路回村,等明天再按原计划上山猎黄羊和狍子。”
在电光火石之间,林火旺就做出了取舍。
要知道,即便现在是1977年,还在实行布票肉票的计划经济时代。
这飞龙的价值,就远超一般的家禽。
这时县供销社的猪肉都才八毛一斤,但这一对活的飞龙却可以卖到30-50元。
甚至于,这飞龙的羽毛做成工艺品出口,还能赚外汇。
每一根尾羽加工好之后,可以卖到0.2美元。
林火旺在和大队长林水生阐述集体经济的时候,所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例子,便是建立起人工养殖飞龙的繁育基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