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或许道法玄妙,难以参悟,朦胧无影,可前人趟过“大道之河”,自然能传下“过河之法”。
而这本蟾月真经,阐述许多太阴之道,内中掺杂了许多剑经之法,但并不是全部。
像是讲经,先将“大道之河”的河流走向、流量水情、淤泥暗流,细细阐述、分析了一通,由本质入手,接下来,就应该讲述“如何在这般河流之上建桥或是渡舟”,以此渡河。
可后半部分,真正的渡河之法,却戛然而止。
话说一半。
“看来,那詹峻熙之所以能凝结如此精纯的剑丸,却只得七百丈异象,根源就在此处了……”
顾远如今悟性和眼界,已经今非昔比,见微知著,立刻就推测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这蟾月剑经,立意高深晦涩,即是修行之道,亦有剑印之术,内中还有炼器之法,堪称一经万法,端的厉害。
可惜的是,后续之道欠缺,能从中悟出怎样的“渡河之道”,全凭自己的摸索。
那詹峻熙摸索出了剑丸之法,得了护道之术,可于修行之道,却走错了一截,才会导致这般。
但此经之厉害,顾远却忍不住惊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