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部门工作相对来说比较悠闲,但是机密等级很高。
NSA是美利坚安全局的简称,2001年的双子塔恐袭事件后,如何避免遭受更多的恐怖袭击成为美国情报部门关心的重点,NSA的情报分析师提出了“联系链”概念,试图在信息海洋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以便提前获取“敌人”的动向。
2001年10月获通过并延续至今(截至2013年)的《爱国者法案》(PatriotAct)为美利坚高层提供了大规模监视的法律依据,并在同年由NSA成了了一个新部门,代号“P”。
2004年,时任小布什等政府核心层通过一些司法程序手段,成功绕开了有关公民隐私等的法律困境,正式起动了一箱将“星风”监视计划,由P部门负责实施。
为避免法律上的问题,“星风”分拆成了4个监视项目,分别是“棱镜”外、“主干道”、“码头”和“核子”。
这些项目都可以对包括互联网、通讯、电子信息传送等等“元数据”进行捕捉和分析,辨别出关键词,系统自动筛选并弹出提示,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对于这些信息的追踪以及分析,能切实知晓一个普通的美国民众是否与一个臭名昭著的恐怖分子有所联系。
同样基于这些信息,个体的健康状况、政治或者宗教信仰、涉密的商业谈判,甚至是否存在婚外情等状况,都能一目了然。
嘟嘟嘟——
电脑系统里忽然弹出了一个红色的提示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