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她年纪渐长,提亲的人增多,两夫妻将她的婚事卡得很紧,许多达不到条件的人是不答应的。
六叔娘带着礼物前来,说夫家有个堂侄,年纪与庄四娘子相当,家境可以,堂兄夫妇性格不刻薄儿媳,一家人过得很是和美,得知庄四娘子美名,想替小儿子来说亲。
庄四娘子的父母对于六叔娘提到的这门亲事顿时上心了。
蒯良村团结、富裕在附近十里八乡是有名的,如果女儿能嫁到蒯良村,聘礼先不说了,将来说不定还能补贴娘家兄弟——他们看到六叔娘婚后时常回娘家,一来就大包小包,早就眼馋了。
这桩婚事两夫妻没有异议,但因为家里贫困,再加上庄四娘子美名远扬,夫妻俩提出了一个要求:聘礼需要多一些。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六叔娘道:
“我那堂兄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孩子多了,总要张嘴要吃要喝,再加上当时我那堂嫂有个十几岁的老来子。”
那小子名声不好,十二三了不好好跟家里人干活,也没有学个手艺,就跟同龄人吃喝混街,将来要想娶妻可不是个容易事。
庄四娘子的父母为此愁得都要秃了头,他们想起几年前庄老七表姨婆有个女儿嫁进了黄岗村,收了一大笔聘礼,便心动了。
两夫妻想借嫁女儿攒笔钱,为儿子将来娶妻所用。
“他们提出想要一两银子作聘礼,除此之外还要一些猪肉、布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