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可是大渊皇朝第一学府,教学的是朝中大儒,学生也是百里挑一,除了京中权贵之家的子弟,就是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
就解题答题这方面,他们无惧任何题目。
就算是皇朝无三百年国运的题目,他们也敢大声议论。
倒是后面两个问题,有一些人也很感兴趣。
“唐兄唐兄,这水往低处流乃是自然之理,天然而然,小神农为何有此一问啊?”
“这谁知道,你去问小神农啊,你不是江北道的学子吗,跟他还是同乡,也许人会见你。”
“得了吧,我区区举人功名,见不到小神农的。”
“我听说小神农家的五郎,就在威宁侯府的私塾进学,他也有举人功名。”
“不错,我听几个同窗提起过。可惜啊,威宁侯府的私塾,咱们进不去。”
“大儒星月先生的课,可不是谁想上就能上的,这些年不少进士及第的,都是他的门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