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见没人动,咬了咬牙就准备豁出去了,可脚步刚动,就听到黄耆老反驳:“这两位大臣就不要害我们了,现如今的占城贼寇群起,乱民当道,若不归顺大明,若没有明军帮助戡乱,我们哪还能活下去。”
“百姓念及大明王师秋毫无犯,爱民如子,深感宽慰,这才在走投无路时,哀求加入大明,这是我们的请求,是我们无数人的期盼!吴岫、陈经纬,拿出我们的归顺请愿书!”
木匣打开,一块叠起的布缓缓展开,两个人不好操持,文官便参与其中,将写满名字、印满手印,如同长长画卷的布帛展开。
黄耆老高声:“大皇帝在上,我等携占城苟且残民,真心归顺大明,愿大皇帝垂下天恩,准我等归顺大明,准明军永驻,我等愿成为大明忠诚的百姓,服从大明律令,遵循大皇帝的旨意!”
吴岫叩拜:“望大皇帝准许占城归治大明!”
陈经纬叩头:“望大皇帝准许占城归治大明!”
朱元璋起身,迈步从御台之上走了下来,看着眼前的万民书,伸出手摸了摸,沉声道:“人心赤城,归顺已成天意!正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诸位爱卿,朕是否应该顺应民意,接纳占城归顺?”
汤和、冯胜、李原名等人齐刷刷地走出,开济、詹徽也不落人后,齐声道:“陛下当顺应民意,接纳占城!”
余熂心头一颤,看向朱元璋。
这样做,是不是不地道了些?
日后史书写这段历史时,会说占城是陈元耀灭的,还是揣测一句,大明曾欲取占城,陈元耀不过棋子耳之类的话?
茹太素也感觉自己这次表态表早了,见势不妙,赶忙找补:“既是民意在此,当顺民意而为,臣支持朝廷接纳占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