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打听。”
顾正臣拿出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是五个象牙笏板。
长两尺六寸,中宽三寸。
笏,忽也,备忽忘也。
这东西一开始就是备忘录,担心听到的命令或旨意忘了,上朝的时候带上笏板和毛笔,上面发话了,赶紧从耳朵上摘下毛笔记录下来,也有些讲究的不挂耳朵上,藏在袖子里,用几层碎布包裹着,最里面的是墨布,需要的时候拿出写几笔。
唐代时,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
明代这规矩就改了,五品以上还是象牙笏,五品以下不用拿笏板,当然,这一条规矩并不严格,七品用笏板的也有,人家理由也正当:
面见陛下,以笏遮挡龙威,方敢言语。
那就是说,皇帝龙威如此强烈,不遮一遮,我们不敢说话。
顾正臣拿起一个笏板,揣入左侧袖子里,又揣了一个笏板到右侧袖子里,想了想,又在后腰别了两个笏板,手中拿着一个,然后正襟危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