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取人头筑京观(二更) (2 / 4)

作者:寒梅惊雪 最后更新:2025/7/30 14:50:21
        于是乎,军士忙起来了。

        忙了不久之后,明军发现了一个问题,自家的刀在干这种事上不占什么优势,砍三两个还没什么问题,可一旦多点,这刀也就卷刃了,看着陪伴自己多年的刀坏了,心疼不已。

        于是,大家转身捡起倭刀来办事,不成想竟是异常好用。

        赵海楼为了弥补之前送错弓的过,跑到阁楼下一顿翻找,抱着一堆倭刀到顾正臣面前:“定远侯,这倭刀比咱们的刀还好用,不妨当战利品带回去。”

        顾正臣看向一把雕刻着梅花的刀,拿过来抽出,看着寒光闪闪的刀身,微微点了点头:“宋时欧阳修有诗云:宝刀近出日本国,越贾得之沧海东。鱼皮装贴香木鞘,黄白闲杂输与铜。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让妖凶。当年欧阳修对日本刀赞不绝口,并非没有道理。”

        用倭刀与明刀相比,实事求是,倭刀确实更胜一筹。

        在历史上的朱老四时期,日本国使臣进入大明,携带最多的就是倭刀,在日本国价值八百文的东西,放大明,那就是五贯钱以上,有些甚至能卖出几十贯钱。

        明中期戚继光打倭寇时,也吃过不少倭刀的亏,后来吸取教训,不仅改进了工艺,还增加了明军刀的长度,比倭刀稍微长一点,主打一个我砍得到你,你砍不着我……

        这些年来,格物学院材料学院确实改良了钢铁质量,也取得了不小进步,可问题是,这些进步所打造出来的钢铁,五成给了蒸汽机,五成给了远火局,根本没想改进刀剑的事,加上顾正臣打仗从来以远程杀伤为主,对刀剑也没太在意过。

        再说了,兵器更新换代也不属于顾正臣的事。

        这次与倭军作战,倒是提醒了顾正臣,冷兵器有时候还是不可替代的,比如造京观,你用铳剑是铳不好的,用火药弹也是弄不成的,这事需要落到冷兵器身上……

        顾正臣将倭刀归鞘,言道:“命令军士收拢倭刀,上面的血不要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