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一十七章 逃荒的农民 (3 / 7)

作者:寒梅惊雪 最后更新:2025/7/30 14:50:21
        詹同哈哈大笑起来,直靠在椅子上笑了个痛快:“好一个顾正臣。”

        詹徽很少见父亲如此笑了,看向顾正臣,目光中透着感激之色。

        詹同笑过,开始说正事:“说起吃饭知县,你的句容之路很令人敬佩啊。四大院,其中三大院给百姓添了不少收入吧,还有消息说,你打算在句容号召百姓养猪,种植药草,打算借此脱贫,让百姓有口饭吃,你认为这些路走得通吗?”

        顾正臣走向詹同,端起桌上的茶壶:“曾经有一位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些路行不行得通,需要看看跟随的人多不多。”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话倒有些格物韵味,你说的这位先生也是理学大师?”

        詹同问道。

        顾正臣微微摇头:“从来没有人想过,到底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百姓吃饭问题,或者说,所有想解决这个问题的人,都固执地将一切都压在了田地之上。但仔细想想,若是冬日里家家户户可以挂满腊肉,纵是来年遇到灾荒年景,省着点吃,至少不会成为流民,不会出现饿死人的场景……”

        对于如何发展,发展的考虑,顾正臣并没有保留,全都告知了詹同。

        詹同听得很仔细,时不时问上几句,皱了皱眉头:“你这件事做得没错,但你不应该承诺帮助百姓售卖出去,这是不智之举。若是句容百姓家家养猪,就说一家一头,上万头猪,你打算卖给谁去?”

        顾正臣坐在詹同一旁:“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但县衙也并非没有后手。这种契约签订是县衙掌控,这也就意味着,县衙能主动控制代为售卖的家猪数量。”

        “另外,金陵人口会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肉食消耗也会增加,一年在金陵出售三五千头猪并不是什么不可能之事,何况光禄寺那里也需要猪不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