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正臣微微摇头:“靖海侯,这并非未来事,而是根据过往经验、人性、事态发展可能的推断。就如同海寇泛滥,威胁沿海百姓,朝廷必然会启用靖海侯或其他侯来扫荡海寇。又如你们此番回到金陵,断会有赏与罚。”
“大海深处也一样,只要有些岛、有些国、有些地方的人活不下去了,就会转为海寇。当然,也有一些国家,本身就是强盗,渴望通过抢掠来获取大量的财富……”
吴祯沉思了下,确实如顾正臣所言。
就如海寇之中的倭寇,这群人可不比方国珍的残部少折腾。也抓过倭寇,问过他们缘由,他们说岛上正在打仗,不得已才出海沦落为寇。
活不下去就是贼寇,这一点吴祯是赞同的。事实上,海寇能一次次折损之后再次壮大起来,背后就是一批批活不下去的人弥补了损失。
吴祯忧愁不已,深深叹了一口气,问:“依你之见,如何彻底平息海寇?”
顾正臣伸出一根手指,肃然道:“简单,建立一支战无不胜的水军船队,以人头滚滚立威于大海。海寇所图,是利是货是人,他们不想丢掉性命。只有大明水军强大到他们看一样大明的方向都感觉到深深的畏惧时,大海自然就平静了。”
“战无不胜?”
吴祯苦涩不已:“哪里有战无不胜的水军,又怎么可能做到令敌寇深入骨髓的畏惧?”
顾正臣眯着眼看着吴祯,缓缓地说:“正因为此时大明水军不够强横,所以敌寇屡屡进犯。无论是商谈南洋、西洋之事,还是保沿海太平,都需要一支强横的水军。试问,若海寇率队二百艘船遭遇大明水军一艘船,却被一艘船轻而易举毁灭,你是幸存海寇的话,还敢再犯大明吗?”
吴祯瞪大眼:“一艘船,打二百艘?开什么玩笑,哪怕是陈友谅时期的三重大楼船也不敢如此夸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