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朱收紧的海禁 (3 / 4)

作者:寒梅惊雪 最后更新:2025/7/30 14:50:21
        据文献记载,洪武十三年的时候,吏部上书:“税课司岁征额米不足五百石者,凡三百六十四处,宜罢之。”

        而这里的五百石米,大致折合二百五十两至三百两。

        也就是说,有三百六十四个税课司,一年收上来的商税,还不到这点钱。而当时全国的税课司总数量,仅仅只有四百余!

        换言之,整个大明国内,一年收上来超出三百两的课税司,仅仅只有三四十个……

        而这也从侧面佐证了一点,大明的商税数量,可怜得令人想哭。

        加上历朝历代“重本抑末、重农抑商”的惯性思维,老朱做出海禁政策,就当时来说,是存在着一定合理性的。

        老朱的错,不在于海禁,而在于他太过偏执,希望一个固化的框架来运行大明,不允许后世接班人擅自改变“祖宗成法”!

        别以为朱老四开放了海禁,他并没有,哪怕是郑和一次次远航,创造了属于中国人的海上传奇,但这只是官方的远航活动,不是民间的,而且整个过程中,民间远航事业也没有开启。

        虽然后来有隆庆开关,但大明的航海事业已经受挫。

        顾正臣之所以在此时对工部尚书等人提出远航建议,是为了借他们之口,去影响与改变朱元璋的意志。

        因为在明年,也就是洪武七年九月初九,朱元璋将会废罢宁波、泉州、广州三市舶提举司,这也意味着海禁的进一步强化!

        若任由海禁步步强化,那大明王朝想要重开大海,三十一年内是别想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