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今年的情况着实不一般。
因为刚刚结束的中原大战,抽调了太多太多的劳动力。
光从军的士兵就有五十万之众,其中除了卫府兵,也不乏兵募募集的普通壮丁。
更别提人数更多的民夫等后勤支持人员了。
一下子被抽走了几百万壮劳力,让今年的秋收形势立刻变得严峻起来。
虽然战事在白露之前及时结束,但是大批壮丁还被困在回程的路上,各地农田的劳动力依旧捉襟见肘。
这才有了男女老幼齐上阵的“盛景”。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皆有抢收之责。如果错过了秋收的节气,用不了两三天,谷子里的米粒儿就能给你倒吸回去。
对于人数越来越多、生计越来越难的佃农来说,这更是关乎一家人是否会进一步堕落为不如狗的流民、乃至于全家饿死的关键时期。
而民间的疾苦,其实是能通过各种渠道反馈到朝廷的。具备一定能力的合格统治者是能注意到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