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2章 大撒币的艺术 (8 / 19)

作者:吃不起肉肉 最后更新:2025/7/13 2:16:53
        但肯定也不能指望每个人都认识字。

        更别提让每户人家认清楚,这些纸张背后所蕴含的抽象含义。

        李明在设计纸币时,其实已经考虑到了这个因素。

        他参考某东方神秘大国(也就是印↑度↓)的先进经验,在小额纸币上,贴心地画上了一文钱、两文钱……一直到十文钱。

        足以覆盖普通百姓的日常需求。

        然而,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母胎肄业、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民众,无法将轻飘飘的纸张和沉甸甸的铜钱、或者香喷喷的米饭联系起来。

        更多的人则是理解了,但没有完全理解。

        不相信朝廷真的愿意拿出真金白银,来兑换这些纸。

        因此,虽然这些五颜六色的纸还挺好看的,而且纸张在初唐时期也算是稀罕物了。

        但这玩意儿毕竟不能吃也不能穿,当员外豪绅拿出几合米,愿意“买”这些好看的纸片时。

        他们毫不犹豫地就同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