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明自己还没定下年号。
那位可怕的少皇帝陛下,好像对诸如年号啊、皇宫啊、陵寝啊这些仪式性的东西,并不感冒。
所以对于本年怎么称呼,大明居然还没有一个统数。
官方文件是以黄帝纪年的,但是民间仍然以贞观计数,因为好记。
毕竟黄帝纪年动辄大几千的年份,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而在黄河以南的大唐故土,估计有些地方还不知道带唐已经亡了,多半还在用永庆年号呢。
一个大国的纪年方式五花八门,这就让百济这个小弟有些无所适从了。
理论上,是应该和唐州中枢保持一致的。
“可是年号代表皇位,代表天命所在,代表国之正统。
“我们如果贸然用黄帝纪年,被那位喜怒不定……不是,圣意难测的陛下记恨了怎么办?
“万一我们前脚用黄帝纪年,后脚大明那边就定下了新皇新年号,那不就成出头椽子了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