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燕山易守难攻,强攻代价巨大。就让李世绩率魏州兵马,守住卢龙塞(喜峰口)即可,过一两年高句丽必乱,届时再收复失地。”
“坐视敌人占领我国领土而无所作为,这是丧权辱国!两州的百姓怎么办?!”
“北方大雪,赈灾已让财政捉襟见肘。若为了那两州合计不足五千户的百姓,打得财政亏空,天下百姓怎么办,无端死伤的将士们怎么办?”
朝廷上依旧吵得不可开交,只是重点变成了辽东该怎么出兵收复。
至于之前的热点——李明到底反没反——已经没有人再讨论了。
因为几乎所有大臣都认为,辽东已经落入高句丽之手。
当地百姓也会像历朝历代一样,投降高句丽,顺滑地当起亡国奴,继续过着自己的日子。
政治不讲道理,只讲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再纠结于李明是忠是反,已经没有意义了。
现在的重点是,谁应该为这一切负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