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为了发动与平州的全面战争,前任国王压榨民力,导致民不聊生,民变四起。
“高句丽前线就这么崩溃了。”
李明仔仔细细地听着敌国的情报。
看来,高句丽的战争潜力比自己预想得要小一些,国内早就已经绷到了内部矛盾集中爆发的极限。
渊盖苏文的这次弑君,不过是提前了这一进程。
甚至可以这么说,渊盖苏文能这么顺滑地被挑拨、弑其君,本就是矛盾激化的表现。
其国王高建武,因平州局部战事不利而恼羞成怒,盲目加注,最后因小失大,身死国乱,可悲可叹。
这一幕仿佛历史的重演,就在几十年前,隋炀帝也为了一口气而三征高句丽,引爆了国内矛盾,最终同样死于权臣之手,身死国灭。
讽刺的是,这一回高句丽的角色颠倒,成了“大隋”的镜像。
“一国之主的一念之差,竟能招致国破家亡、社稷沦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