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眼睛大致一估,平州的实际人口与户籍数据之间,差着数量级呢。
这绝对不是用“误差”能解释的。
侯君集对此见怪不怪了:
“这事怪不得房相。
“因为百姓之家,人口越多、交税就越多。
“所以在越边远的地区,朝廷掌控力越弱,上报的户籍人口就越少,为的就是少交税。”
还得是吏部尚书,一句话就说到点子上了。
唐朝的税收体系是“租庸调”,本质上是人口税。
每个男丁每年缴纳田租粟米两石,谓之“租”;服劳役二十日,谓之“庸”;绵麻绢布若干,谓之“调”。
一切以男丁为核心,妇孺老人和失地农民,谓之“不课户”,不用交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