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们脚不点地地把初稿交到编辑手里,编辑们对着狗屁不通的初稿发出尖锐爆鸣——
编辑、记者的名号听起来高大上,其实还是李明的老班底,换了一块牌子——
以来俊臣为首的机灵穷孩子们当记者,四处搜集有趣的新闻原材料。
以狄仁杰为首的功勋子弟当编辑,将刚学会写字的穷孩子们所作的一线报道采访,重新编辑成能发表的内容。
这只是大致分配,长安快报鼓励内部人员发挥优势,互相调岗。
由于活字印刷还存在一些问题,加上初创阶段采编人手不足,《长安快报》每三天一版。
即便如此,报社的工作强度也超过了翘课小孩和文盲小孩的承受范围。
所以,李明高薪聘请了好几位场外专家。
“李明殿下……”
弘文馆优秀毕业生、秘书省小学教师、未来的第二代以理服人的礼部尚书,裴行俭,有气无力地向李明问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