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孔工抬起头,神色凝重地说道:“周股长啊,不是我们不愿意帮忙,你看看这图纸,这些零件对精度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就拿这个零件来说,”
他指着图纸上一处复杂的结构,“这几个孔的直径公差要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我们厂里现有的设备和工艺,要达到这种精度,难度极大,就算是我们几个老家伙,也不敢保证一定能加工出来,只能说试着做做看。”
周益民听了,心里虽然有些失落,但依然坚定地说道:“孔工,我知道这很难,但咱们厂这次任务艰巨,要是完不成,对大家都不好。我相信工们的手艺,只要咱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想出办法的。”
看着周益民那充满期待和信任的眼神,老师傅们心中一热,纷纷点头表示愿意一试。
接下来的日子里,老师傅们一头扎进了零件加工的工作中。
他们首先对厂里现有的加工设备进行了仔细检查和调试,尽可能地提高设备的精度。
孔工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经验,对车床的刀具进行了精心打磨和调整,力求在切削过程中能达到更高的精度。
李工则专注于研究如何优化加工工艺,他反复试验不同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量,试图找到最适合加工这些高精度零件的参数组合。
在加工第一个关键零件时,老师傅们遇到了重重困难。
由于零件的形状复杂,在车削过程中,刀具很容易出现磨损和振动,导致加工出来的尺寸偏差较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