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灯泡的感柱上涂一点红磷。红磷受热会变成白磷,白磷很容易同氧气反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把氧气“吃掉”,这样,玻壳里残留的氧气也被消除了。
张燕一愣一愣的。
“益民,我们现在的电灯,就是这么干的。但你要知道,灯泡里面的空气,或者说氧气是多多少少会有点残留。”张燕笑道。
要把灯泡里面的空气百分百抽空,现在国内的科技、工艺达不到那种水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外早就有人尝试往灯泡里注入氮气。”张燕接着告知。
如果灯泡里是真空的,那么当钨丝接通电源,温度升高后,钨的分子就会“蠢蠢欲动”,大量地脱离灯丝,“如入无人之境”,到处乱跑,直到碰在玻壳壁上被吸着时为止。
而玻壳里一旦充进了氮气,白炽的灯丝周围就会形成一薄层稳定的气体保护层。
每一个氮气分子都是一名勇敢的战士,守卫在钨丝的附近,对那些企图脱离集体四处乱窜的钨分子毫不客气,狠狠地顶撞回去,叫它们重返工作岗位,继续为光明服务。
这样一来,钨丝的蒸发速度就慢得多,于是便出现了充氮气的白炽灯泡。
充气使钨丝的蒸发速度变慢,同样的使用期限可以使灯丝在更高的温度下工作,所以充气灯泡的发光效率比真空灯泡要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