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部分,别打击大家种菜的积极性。剩下的,村里干点其他事,比如多买点粗粮备用,我们人吃也好,以后养鸡也罢!”有人提议。
完全不分,确实有点打击村民的积极性,毕竟都盼着分钱呢!
但全分了,村里很难有发展,一旦发生了什么事,村子一点抵抗力都没有。就像上次,都饿死人了。
如果村里的储备粮够多,会出现那样的情况吗?
显然不会。
“储备粮”这个词,还是从周家庄流出来的,不出意外,还是那周益民提出来的概念。
没错!确实是周益民跟老支书他们谈的,让周家庄多准备储备粮,一旦出现大的灾荒,能保障村民的基本吃饭问题。
对此,老支书他们很支持,拿出一部分钱,拜托周益民弄粮食。
他们非常清楚,有备用粮的重要性,尤其是这两年经历的事,更让他们意识到储存粮食的重要性。
正所谓“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周益民想到后世,国家为了应对大灾大难,疯狂囤积储备粮,中*央是那样干,各地政府还有地方的储备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