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长每次都会少报几斤,虽然有些村民并不懂为什么要这样做,由于村长的威严,他们也没有出声,他们也相信事后,村长肯定会给一个解释。
人多就是力量大,并且采摘、过程、装车,这三个环节,都没有出错,进度相当理想。
经过两个小时的忙碌,终于把八千斤的豆角都装好车。
王村长说道:“张会记,一共是八千一百五十斤,不知道对不对?”
“没有错,一斤是六分钱,那就是四百八十九块钱,凑个整四百九十块钱。”张怡回答道。
本来以为要采购这么多豆角,肯定是忙碌一个上午,谁知道两个多小时就搞定,可以回去交差,所以多加一块钱也不算什么,就算多给一块钱,还是钢铁厂赚,在过称的时候,每次都少了几斤,加起来肯定超过一块钱。
王村长连忙道谢:“那就多谢,张会记。”
要知道,以前卖给供销社一斤才四分钱,还要挑三拣四,而且态度十分不好,当时没有别的销路,只能捏着鼻子认,但是现在钢铁厂不但好说话,价格还高,看来跟周益民打好关系,是有用的。
张怡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拿出一沓钱出来,从中数出四百九十块钱出来,本来是要回去入库之后再给钱,不过有周益民担保,也就有现场给钱这一出。
王村长看见这一幕,也有点懵,便问道:“张会记,不是听说要入库之后再给钱的吗?”
对于这种数量比较大的采购,都是要等别人拉回去,入完库之后,再叫自己过去拿钱。
“王村长,这你就要多谢周股长,要不是他担保,也不会现场给钱,他说你们上水村比较困难,所以才会特事特办。”张怡解释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