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站在汴京城南一处破旧茶棚的阴影里,看眼前熙攘的街市,心中却沉得像压了块千斤巨石。茶棚的竹帘被穿堂风掀起又落下,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像是这座城池沉重的叹息。
他已经在这条街上转悠三天了,每天从天边泛起鱼肚白到夜幕降临,看尽了百姓的冷漠、麻木和畏惧。金军尚未南下,可这城里的气氛,已经像是战败后的废墟——人心散了,连希望都成了奢侈品。街边的小贩有气无力地吆喝着行人行色匆匆,眼神中惶恐与不安,仿佛在躲避着什么无形的灾难。
“先生,真的有人会愿意参军吗?”小周的声音从耳麦中传来,带着一丝迟疑,那声音在嘈杂的街市背景音中显得有些微弱,“他们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力气打仗。您看,那卖烧饼的老汉,自己都饿得皮包骨头,还舍不得吃一口烧饼。”
林深没有立刻回答,只是轻轻摩挲着腰间的系统终端。那终端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像是在提醒他这场招募远比想象中艰难得多。朝廷早已失信于民,那些曾经保家卫国的士兵,如今不是被遣散回家,就是成了街头乞丐,甚至有的沦为了盗匪。他想起昨天路过城隍庙时,看到几个衣衫褴褛的士兵模样的人在抢夺一个老妇人的破碗,心中一阵刺痛。
“有。”他低声说,声音虽轻,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只要我们找到那个‘点’。”
“什么点?”小周好奇地追问。
“点燃信念的那个火种。”林深望着街角一群玩耍的孩童,他们脸上纯真的笑容与这压抑的氛围格格不入,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就在这时,一个瘦弱的少年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他穿着一件补丁摞补丁的粗布衣裳,脚上的鞋子也破了个大洞,脚趾头都露在外面。他的眼神中透着一股倔强,像是一头被逼入绝境的小兽。他走到林深面前,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低声问:“你……真的是来招兵的?”
林深眼睛一亮,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蹲下身,与少年对视,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温和一些:“是啊,你想参军?”
少年咬了咬牙,用力地点了点头:“我想保护我娘。她病了,家里没钱买药。官府不管我们,可我不信没人能救她。”说着,他的眼眶泛红,泪水在里面打转,却倔强地不肯流下来。
林深心头一热,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那肩膀瘦得硌手,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好小子,叫什么名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