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云由彼彼遍计”,这个是由彼彼遍计,这个地方是指“能遍计”,能遍计的心。由彼彼,这个彼彼指的是它的种类很多。这个能遍计的心,它的数量很多很多的,它的情况很多。有时候是遍计这个我、遍计法,有各式各样的我法的执著,我们待会看内容就知道,很多的很多的种类。这个“遍”就是普遍,它不是在单一的色心诸法,它能够普遍在一切的色心诸法,叫做遍,这个遍就是普遍。这个“计”就是执著一切法有自性,叫做计,就是执著一切法有自性。我们简单地解释这个文字,看它的内涵。
“谓能周遍计度,妄执我法。”就是“由彼彼遍计”,就是能遍计的心识,执著在业力所变现的色心诸法当中,有一个我、有一个法。那这当中能遍计的是谁呢?这以下加以简别。“然第八识及前五识,非能遍计;第七末那,但计不徧;惟第六识,为能遍计也”。就把八识,是谁能够遍计呢?这个第八识和前五识这两个心识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它不带名言,不能够安立名言,只能够做自性的分别。就像这个镜子取相状一样,镜子去取相状,它取到一个人的相状,就是一个相状。它不能够说这是一个人,它不能讲话的,不能安立名言。不能安立名言就不能计度分别,所以它不是能遍计。这个地方所谓的能遍计,要简别第八和前五。
其次,“第七的末那识但计而不遍”,第七意识它是会有名言,所以它有执著的功能。但是它不能普遍,因为第七意识在计度的时候,它是很专注地去执著第八识的见分而已,其它的它一概不管。所以它这个执著的功能是不能普遍,所以计而不遍。那么谁是能遍计呢?“惟第六识,为能遍计也”。第六意识它能够安立很多很多善的恶的名言,它也能够在一切的法中去分别,所以叫能遍、也能计。
在《成唯识论》讲这个“由彼彼遍计”,它说第六意识和第七意识都是能遍计。不过这个地方在六七当中,又把第六意识给强调出来,主要的是第六意识,主要是第六意识。
这个是这样子,“由彼彼遍计”。如果说我们这个执著是讲俱生的我执,那么当然指的是第七意识。第七意识执著的时候,那是很微细的一个对第八识的见分的明了性,认为它是一个真实的自我,那是很微细的,但是那种执著是单一的。第六意识的执著那就是普遍的,它的执著是在五蕴的身心里面去分别执著。
比如说我是一个人,我就认为这个人是我。人又有男人和女人,这个男人,就以男人为自我去做一切事情;这个女人就是执著我是一个女人,那么她一切的行为就以女人的思想来发动,我是一个女人,我的工作就是相夫教子。我是一个男人,我就是成家立业,做种种的事业。那么他今生是个男人,下辈子变女人,他的思想又改变,他又以女人来做自我;女人死掉以后变一只蚂蚁,他又以蚂蚁为自我,这个“我”就是一只蚂蚁,我的工作就是把东西从东边搬到西边,从西边搬到东边。
所以第六意识执著这个我是“由彼彼遍计”,各式各样种类;不像第七意识的执著是非常得专一。因为阿赖耶识的这个明了性很微细的,变化不大;但是这个五蕴的身心就变化很大,这个是业力所变的,一个转轮圣王的五蕴,色受想行识那种感受,跟一只蚂蚁的色受想行识那不一样了。这个地方,在论文当中所强调的是第六意识,所以加一个“彼彼”。就是有各式各样的遍计,强调第六意识,这个地方可以看得出来。
次云“徧计种种物者”——即是依他所起色心诸法也。
次云“遍计种种物”,前面的是一个能遍计。能遍计是遍计谁呢?就是遍计种种物。这个地方指的所遍计,“既是依他起,色心诸法也”。第六意识它在执著,是对谁在执著呢?是对于我们依他起的色心果报,是一个人的色心,或者是畜生道的色心,乃至于诸天的色心。这个所遍计是依他起。
这个圆成实性,这个真如,为什么不是我们所执著的境界?因为我们第六意识不能去攀缘真如,第六意识只能够在有相的色心诸法活动,所以它所遍计的也只有依他起性,它要去攀缘真如,根本就不可能。所以这个地方讲,它所遍计的唯独是依他起的色心诸法。
次云“此徧计所执,自性无所有”——谓彼不过即于依他所起心心所体见相分等,虚妄执为实我实法,如于绳上妄执为蛇。而实我法,离于心心所体见相分等,皆无自性,如绳外别无实蛇也。此四句,明徧计性不离识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