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6 / 10)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8 13:10:38
        [第六识]:差别有六种当中,第六识要单独地生起来,依于意根了别法尘。为什么在这个差别有六种当中,第六识是要单独呢?

        因为第六识跟前五识有三种的差别:

        一、这个同样是了境,前五识在了境是个别的攀缘。这个眼识只能攀缘色尘,耳识只能够听声音,乃至于身识只能够触,就是每一个识有它的活动范围,你不能到我的范围,我也不能到你的范围,这是别缘。但是第六意识能够通缘,第六意识的了别性能够攀缘色声香味触法,都可以。所以这一点不同,它能够通缘,在空间上的活动,第六意识特别地广泛。

        二、在时间上,前五识只攀缘现在;第六意识能够攀缘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这个地方又不同。在时间上第六意识是没有障碍,它能够攀缘了别现在、也能够忆念过去、也能够幻想未来,这个第六意识不管时间、空间都无障碍。

        三、前五识不能单独地活动。就是前五识去攀缘境界的时候,它第一刹那,比如说眼识攀缘色法,它只有一刹那,假设第六意识不生起来的时候,它就消失了。假设它能够引起第六意识的作意,那么第二刹那,第六意识就可以出现来支持它,变成五俱意识。如果第六意识不支持它,前五识就是一刹那就过去了,有看等于没有看到,所以前五识不能单独活动。

        但是第六意识可以单独活动,第六意识在了别境界的时候,它可以不必眼睛、耳朵的帮忙,单独地攀缘过去、攀缘现在、攀缘未来。当然现在要前五识,它能够攀缘过去,攀缘未来,不必前五识的帮忙,可以。

        这个地方讲第六意识,它有三种不共于前五识的。所以说在这个差别有六种当中,我们把第六意识单独地分别出来,是这样子。这个是说明第二能变的一个总相和别相,它的总相就是“了境为性相”;它的别相“差别有六种”,是这样子的。

        这样子我们解释了三个门,一个是体性门、行相门,这是总相;一个是差别门,三个门。再看第四门。

        四、云“善不善俱非”者——谓此六识,若与信等十一相应,即善性摄。若与无惭等法相应,不善性摄。俱不相应即非善非不善,无记性摄也。

        这一段是讲第四门,就是三性门,三性:善性、不善性和俱非——非善非不善,三性门。前六识的了别性,它的体性是善、还是恶、还是无记呢?说这个前六识的心王是无记的,但是它如果跟信心、惭愧心相应,就是属于善性。它也可以跟无惭、无愧相应,就是不善性;或者是都不相应,非善非不善,就是无记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