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5 / 11)

作者:妙音0 最后更新:2025/7/8 13:10:38
        道安大师说,每个人的希望有所不同,他们来学《般若经》,不是追求解脱,他们是在斗争斗的很凶的时候内心不安,听听般若法门找一个空性,暂时的让内心当中安定下来,等到安定久了,时间、精神、体力,养足了再继续斗争。就是说他没有发出离心,他学佛法的空性,他不是用这个空的方便来成就出离三界,他是在他的“弟子心不安”——躁动中,使自己寂静一下,寂静以后从空性出来继续斗争,所以他的希望……每一个人的希望不同,所以同样的佛法,每一个人去学习这个佛法,产生不同的效果。当然不同的希望是由智慧而来,你对佛法的理解,有各式各样的理解就产生不同的种性。

        这个地方就是说这个第三能变,我们值得注意,我们不能小看第三能变,特别是修净土宗的人,对第三能变要特别重视,为什么?因为净土宗强调随念往生,一般人叫随业往生。

        随念跟随业有什么差别呢?

        一般人内心当中,他的生命只是积集善业,他不可能培养正念,不可能!他也不念佛,也不生起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也不生起希望,信愿持名都没有。信愿持名都没有的时候,他心中到临命终的时候就是由初能变——异熟能变来主导了。这个人他临命终的时候,善业起现行就到安乐的地方去得果报;如果是罪业起现行就到三恶道得果报,就这样子,一般人是这么回事的。他临命终的时候心是极度的散乱的,那当然是随业流转了。

        这个净土宗的特色,它还不在乎你造什么业,你造善业当然更好了,比较没有障碍,但是你要往生净土的第一个最重要的关键:

        临终的时候正念分明!

        你那个第三能变——了境能变,特别是第六意识,要清楚分明的现前,不管你是多么大的病痛,你要很清楚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你相信阿弥陀佛一定有能力救拔你,而且你知道你来生一定要到净土去——发愿。第三个专注相续的忆念阿弥陀佛的圣号,那个正念要现前。所以修净土宗的人临终的时候绝对不能打吗啡,吗啡打下去第六识就昏睡了,昏睡的时候,临终没有正念现前当然就随业流转了,就由业力来引导了。所以:

        净土宗它是由心念来引导业力,是由第三能变来引导初能变;一般人是由初能变来引导他的来生。

        就是要第六意识的心念来引导我们的业力随念往生,他强调是随念往生,你要跟弥陀感应道交嘛?感应道交不是靠业力是靠心念,一般人当然就是靠业力,靠业力去召感。

        所以这十大地法就是说,我们要培养一个强大的心念,一定是由闻思、智慧产生希望,产生警觉,产生这样的一个思想,才有这样的造作。这个就是我们讲徧行跟别境它对第六意识的引导,它会产生一个坚固的心念。

        好,我们回到讲义来。这个是讲到第六意识的第三能变,它的两个主要的心所:徧行、别境。这以下看第三种的心所叫善心所,所我们看论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