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言不懂琴,却也觉得琴音清冽,甚是好听。
许是因为明日就是七夕,大量文人士子聚集在松州府,也可能是群玉苑的招牌就是如此响亮,总而言之大厅内座无虚席,不时便会有公子送上花篮,这花篮就相当于打赏,一个花篮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足够一户平民一月所需,青楼销金窟之名可见一斑。
三三两两的读书人围于桌边,小声交流着什么,悉悉索索的声音虽遮不住琴音却也显得颇为热闹,便是又多出四人,却也无人在意。
忽地,一道有些尖锐的声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宋云兄,那是不是就是你弟弟?那个庶子?”
循着声音望去,却见不远处的桌子旁边围绕着几个身影,皆做读书人打扮,其中一人正是宋云,说话之人是坐于宋云身侧的一名青年,手摇折扇,貌似风度翩翩,目视宋言脸上满是鄙夷:
“拿着宋云兄写的诗装模作样,招摇撞骗,居然还敢出现在这里?当真不要面皮,吾辈读书人的颜面都被丢光了。”
读书人,最是看重名声。
而名声传播,莫过于一首好诗好词,顶顶好的诗词便是流传千古也不为过。是以才有唐代诗人宋之问,为了那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用土囊压死亲外甥的传闻。
而一旦惹上诸如抄袭,冒名顶替之类的事情,那名声也便臭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