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谁不是捧,捧自己人,更加可控。
坐在一旁的袭人,仔细地研究着手上的拍品,发现里面的确有不少好东西,自己的古董行,的确缺少一件压箱底的宝物。
可袭人一看起拍价,立刻就没了兴趣,价实在太高了,甚至已经覆盖未来增长的曲线了。
在拍卖场捡漏,这的确不是什么好想法。
看台下的观众们,都是古玩街的知名人士,这些知名人士,可不是奔着拍卖而来。
东亚艺术中心给了这些内行人车马费,并且跟几个老关系谈好了,让他们帮忙抬抬轿子。
这是古玩行的老规矩,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毕竟这帮内行人士们,未来也需要东亚艺术中心帮忙兜底。
古玩这一行,如果抛弃权钱交易,那剩下的就是诈骗了,这帮穷人乍富的老板们,兜里钞票多了,就想着附庸风雅,让这帮专业人士当水鱼宰。
甚至香江商界传出一个笑话来,一位大老板花了上百万,买了一墙的名贵古玩,最后请一位港大教授过来一看,发现唯一一件正品,是民国三十九年。
换算成公历,就是1950年,大队长都虎踞弯弯了,但细细算来,这件所谓的正品,肯定跟古玩不搭边,毕竟才不到三十年,只能算是现代艺术品。
时间到了,看台下方的主持人,也开始竞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