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仔从车座底下拿出一把苗刀出来,递给了前排的池梦鲤。
池梦鲤一上手,就知道这把苗刀是老物件了,因为这刀已经养出杀气来,刀刃锋芒毕露,靠近刀刃的皮肤,有刺痛感。
苗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唐代时达到鼎盛,它的刀形修长,形似禾苗,因此得名。
其实苗刀的叫法一直很杂,在明代,戚继光将军对东瀛长刀技法进行了研究和创新,研制出戚家刀,其与苗刀的形制已基本一致。
等到了清末民初时期,才将此类腰刀,定为苗刀。
标准的苗刀全长5尺,刀身长3尺8寸,刀柄长1尺2寸,刀宽1寸2分,护手(刀盘)呈圆形或椭圆形。
池梦鲤曾经学过苗刀,主学的是二路苗刀,而二路苗刀更适合在较为开阔的场地,面对多个对手或者复杂多变的战斗环境。
其开阔的攻击面和连击性,可以有效地应对来自不同方向的攻击。
通过连贯的动作组合在人群中穿梭攻击,控制较大的战斗范围。
在战场上面对多个敌人时,二路苗刀的转身云刀和左右撩刀等动作可以让使用者一边迷惑和躲避敌人的攻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