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三十四章 这也算有了大靠山了? (3 / 14)

作者:羁中马 最后更新:2025/7/14 4:36:55
        虽然比包产到户之前好不少,能吃饱,家人都能吃上细粮,到年底也能存两个钱。

        但最多也就落个百八十块,两三百块的都算多的。

        能买的起拖拉机的,要么以前就积攒有家底要么就是像李建国一样,一改革就搞起了养殖,成了专业户。

        为什么四小队三四十年后近万亩地几乎全都种的棉花,不就是因为种粮食不挣钱吗?

        哪怕玉米亩产一吨,当时价格在现在看来也挺高,一公斤两块,就这么算下来,一亩地也就两千多块钱。

        那时候土地已经改造完成,全是滴灌。两千块钱的收入,刚够种地成本。就这还是在土地是自家的,不是承包的。不然承包费根本承受不起。

        所以就只能种经济作物,棉花一亩滴灌地,能收四百到五百公斤,一公斤国家的保护价在六七块钱之间,所以哪怕种棉花成本高一些,至少有得赚。

        至于小麦,那就提不成了。在后世玛县的地几乎全都是滴灌后,亩产四百公斤的小麦,市价三四块钱,妥妥的赔钱。

        种的多就赔的多,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虽然有良种补贴、小麦补贴,但除非种粮大户把那些补贴研究透了,否则的话,就只有赔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