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陶大强和杨永强感受不深,因为李龙这么做不是一次两次了。每一次李龙这么洒钱的时候,说明他接下来能挣更多的钱。
队里人为什么愿意跟着他干,哪怕他给出来的条件那么严,先前比胡老二的条件严的多,那可不仅仅是因为他给的价格高,是因为他只要答应了,那钱当时就发。
一句承诺和一沓说完就兑现的钞票,哪个更有说服力,一目了然。
李龙的诚信和招牌就是这么一次次直接付钱的过程中竖立起来的。可以说现在李龙在村子里喊一声,说他要收大家的鱼,价钱多少,哪怕不付钱,大家也愿意把鱼送过来,因为他们相信李龙会付钱,不会坑他们。
李建国、陶建设和杨华不说话,但他们都明白,也都不明白。这年头年轻人和他们那个时代是不一样了。有人凭的是个人魅力,有人凭的就是一次次的兑现承诺。
李龙自己却没想那么多,把人送走,最后送李建国,他本来还要掏钱的,李建国急忙摆手:
“小龙啊,我知道你能挣钱,但钱不是这么花的。咱们兄弟两个,你就别再掏钱了。留下钱用在关键的地方。你给大强、永强他们钱是该的。给你二哥、姐夫他们钱也是该的,都出了力的。咱们就别扯那些了,我回去了,这些鱼回去还要埋起来……”
马车上依然是有一袋鱼,多了李建国也不要。这一年来鱼虽然没说吃的够够的,但偶尔吃一顿不错,天天吃是受不了的。
第三百二十四章地广人稀的优势:可惜懂的人不多
李家人,不缺油水,不缺荤腥。
“行行行,那过年再说。”李龙笑着朝大哥挥了挥手,看马车在雪地里压出两道车辙,等车子远去后,检查了一下院子外面堆的那些鱼,把露出来袋子角也用雪压好,边上的雪用脚踏实,这才进了屋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