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因为需要让行为逻辑自洽,聚集流量的速度,以及对事件推波助澜的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1热度点释放的流量聚集,目前来看,引来了八个熟人关注,十多个路人围观。但很多路人也只是看一眼就离开了。
大概也就1热度点,得到了接近二十人的关注。
按照这种算法,就算一次性使用100热度点,估计也就两千多人的关注,其中绝大多数还是路人心态,不会太过在意事件本身,更多的是围观。
这么看来,流量聚集的效果并不算是太过出众。
不过,它也不是没有优点。其隐蔽的引流方式,便是它的闪光点。
测试完“小孩摔倒”事件后,安格尔没有在原地久待,继续向前。
接着,他又测试了两次“流量聚集”。
其中一次,是安格尔给一个比较冷清的画展给引流。
之所以选择这个画展,安格尔主要是想测试一下,这种画展算是“已经发生的事件”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