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之网漏洞何在?袭击发生后的应急响应与人员疏散是否存在致命延误?”
“这些绝非苛责,而是对无数在此工作、为和平奔走者的生命安全必须的追问。国际社会将代表们托付于此,联合国便有不可推卸的最高等级保护之责。此次惨剧暴露的,可能不仅是某个环节的失误,更是整个安保体系存在系统性脆弱性的危险信号!!”
“日内瓦总部自1946年成为联合国欧洲家园,见证了无数历史性协议的诞生,1953年,一位瑞士记者曾拍下工作人员在万国宫初建时于临时木棚中工作的黑白照片——那份在废墟中也要坚持国际合作的决心令人动容。而昨日,暴力却玷污了这份传承近八十年的神圣使命。
“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伤痕,是全人类共同的伤痛。在强烈谴责这懦弱而卑劣的恐怖行径之际,我们要求一个彻底、透明、国际社会共同参与的调查。遇难者的血不能白流。世界必须知道真相,安保的漏洞必须被彻底修补。人类对和平的追求,绝不能在暴力面前退却。万国宫的灯光,必须在废墟中更加坚韧地重新点亮——因为那代表着我们伤痕累累却永不放弃的对一个更安全世界的共同渴望!”
“联合国日内瓦总部遇袭事件如同一记重锤,砸在人类集体安全最敏感的神经上。它残酷地揭示:象征最高合作理想的神圣殿堂,也可能瞬间沦为暴力祭坛,我们更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秩序来给予外交官们工作的动力!”
“此次事件迫使全球反思:在日益复杂的威胁面前,联合国领导的安全部门以及瑞典安全机构简直是一塌糊涂!”
“重建万国宫的石墙易,重建国际社会对其作为“安全港湾”的信任难,以后还有谁敢在联合国内安全工作?”
“所以,我个人呼吁,在日内瓦总部没有重建和恢复之前,将这地方挪到其他国家,而整个欧洲都笼罩在恐怖袭击的氛围之下,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强有力且军事能力和治安能力强大的国家来接替这个重任。”
安德烈·杜邦没有直接呼吁用“墨西哥”,这太直接了。
而其他的报纸,列如《法兰克福汇报》、《回声报》、《卫报》等等则将目光转向“超级英雄”,在记者们的“深挖”下,巴尼·罗斯的身份一下就被披露了。
“墨西哥特种部队学院教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