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光明的前程,谢冲感觉浑身充满了干劲,饭都没吃便招呼钱运下乡去了。
关兴却回到书房陷入沉思,现在吴军虽被全歼,事情却远没有结束,还有几件迫在眉睫的工作必须解决。
首先就是降兵改造和部曲整编问题,新降的五千精锐吴军比想象中顽固,远没有私兵好忽悠。
而且他最初的设想是给每屯配名导员,每部配名导教,让他们充当后世Z委的角色,但因为人手不够,各部的导员导教全部空缺,唯一的一名导教谢冲还被调去干别的了,等于这个职位白设了。
但关兴并不打算放弃,他准备建立汉军学校,将有上进心的士兵都送进学校深造,没有人才就自己培养嘛,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想办学校得先造纸,造纸短期可以满足学生的书写需求,长期可以打破士族对教育的垄断,所以必须提上日程。
其次是经济,大汉的生产力太低,生产力低的核心原因是缺乏生产工具。
前段时间关兴下乡土改,悲催发现许多地方一整个村子竟然找不出一把完整的菜刀。
后世农村必备的铁锹铁锄镢头等常用工具这里都没有,就算偶尔找到一两件也是锈迹斑斑磨损严重,半尺宽的锄头磨的只剩婴儿巴掌宽你敢信?
就这锄头的主人还跟宝贝似的,碰都不让碰。
铁锅就更别说了,妥妥的奢侈品,好几个村子都凑不出一口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