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将士们怒吼着,如同狂暴的洪流,势不可挡地向前冲击。南大营、北大营的防线已渐渐支离破碎,只剩下不足四分之一的将士仍在顽强抵抗,其余或已血洒疆场,或身负重伤,或趁乱逃离。
先锋大营的将士们,肩负着断后的重任,他们咬紧牙关,拼死抵挡着吴军正面的冲击。每一刀、每一枪都凝聚着他们无尽的勇气与决心,誓要为大军争取更多的撤退时间。
后军的辎重大营,已然放弃了救火的徒劳之举。万余士兵在混乱中撤出,跟随着大军仓皇撤退。
那些袭营的吴军特种兵,虽然勇猛无比,但终究人数有限,仅有三千之众。他们奋力阻截,击杀了上千名宋军,却无力阻挡所有后军大营的士兵逃离。
在这场混乱的撤退中,赵匡胤带领着数万精兵,以及众多找不到队伍的逃兵,一路向西,朝着宿迁方向疾驰。
第八百四十九章被迫撤退
行了数里之后,他们突然转向,向南疾行,直奔曹彬所在的临淮而去。他们要与曹彬的大军汇合,重整旗鼓,再图后计。
然而,在前往宿迁的途中,赵匡胤等人却巧妙地避开了吴军的两万伏兵。
那些伏兵原本以为能够一举阻击宋军,却未曾料到赵匡胤的行事如此狡黠多变。他们扑了个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宋军离去。
苏宸闻此消息,不禁微微一怔,心中暗叹赵匡胤还是有些才略。他竟未选择北上或退守宿州,而是出其不意地转向了临淮。这番兵行险着,着实令人意料之外。
“哼,既如此,那便集中兵力,追击宋军,务必将这支断后的先锋军彻底围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