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72章 技术分析 (2 / 2)

作者:刹车很及时 最后更新:2025/11/25 10:31:51
        “从他口袋里的旧工牌来看,肯定和化肥厂有关。”杨林锁上阁楼的门,在门上贴好封条,“可能是以前的员工,也可能是来找人的。不管怎么样,我们手里的线索又多了一些,只要把这些线索串起来,总能找到突破口。”

        回到刑侦支队,杨林和杨森立刻将物证送到技术科。在实验室里,他们看着技术人员对烟蒂、纤维和金属残留进行初步检测,脸上满是期待。“烟蒂上提取到了完整的DNA,正在和数据库比对;纤维是棉麻混纺,和化肥厂的劳保服成分一致;金属残留初步判断是碳钢,常见于普通撬棍。”技术科负责人汇报着初步结果。

        “指纹呢?有没有比对结果?”杨森急切地问道。

        “暂时没有。”技术科负责人摇了摇头,“指纹的特征点太少,数据库里没有匹配的信息。我们正在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希望能提取到更多特征点。”

        晚上九点,DNA比对结果出来了——烟蒂上的DNA不属于李大海、张建国,也不在前科人员数据库里。纤维成分比对结果显示,和李大海住处的工装纤维成分相同,但技术人员解释:“这种纤维在化肥厂很普遍,不能仅凭成分相同就认定和李大海有关。”

        杨林和杨森坐在技术科的椅子上,眉头紧锁。虽然扩大勘查范围后找到了不少线索,但这些线索都很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链条。足迹能确定嫌疑人的身高体型,烟蒂能提供DNA,纤维和金属残留能缩小工具和衣物的范围,但这些都不足以锁定嫌疑人的身份。死者的身份更是毫无头绪,旧工牌上的名字被磨得看不清,DNA比对也没有匹配的失踪人口信息。

        “别着急,我们已经比早上进步多了。”杨林拍了拍杨森的肩膀,“至少我们知道嫌疑人是42码鞋、抽‘红双喜’、可能穿深蓝色劳保服的男性,这些都是重要的排查依据。”

        “明天我们再去阁楼一趟,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线索。”杨森站起身,“说不定还有我们遗漏的地方,比如那些旧衣物的口袋,或者木箱的夹层里。”

        此时,王帅也从外面走访回来,他带来了一个新消息:“我今天问了化肥厂的老员工,他们说十年前有个叫赵建军的操作工离职后就没了消息,年龄和死者差不多,但没人知道他现在在哪儿。”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hiphopcultureboo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