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个可能。”陆川点点头,“我们已经联系了化肥厂的人事部门,调取了近十年的离职、退休员工名单,明天开始逐一排查。另外,技术科正在对烟蒂、脚印进行检测,希望能找到嫌疑人的DNA或身份信息。”
王帅看着远处的3号宿舍楼,心里有些沉重。一整天的排查下来,排除了两个失联员工的嫌疑,却没有找到任何与死者相关的线索。那个穿黑色夹克的龙哥,虽然出现在厂区,但有不在场证明;阁楼的旧工牌、“红双喜”烟蒂、42码脚印,都是零散的线索,没有形成完整的链条。
“陆队,我明天想再去厂区走访一下,重点询问十年内离职的老员工,还有负责打扫宿舍楼的保洁员,看看有没有人认识死者,或者见过可疑人员。”王帅说道。
“可以,另外,扩大监控排查范围,调取化肥厂门口、3号楼周边近一个月的监控,尤其是夜间的,一定要找到嫌疑人的踪迹。”陆川拍了拍王帅的肩膀,“线索肯定藏在细节里,别着急,我们一步一步来。”
傍晚的余晖洒在化肥厂的烟囱上,拉出长长的影子。王帅站在3号宿舍楼前,看着阁楼的方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不管死者是谁,不管嫌疑人藏得多深,他都要找到真相。阁楼里的尸体还在等待身份确认,而他,将带着这份责任,继续在繁杂的线索中追寻,直到让凶手浮出水面,给死者一个交代。
晚上7点,王帅回到刑侦支队,把今天的排查记录整理好,又和技术科的同事沟通了烟蒂和脚印的检测进度。“烟蒂上提取到了部分DNA,正在和数据库比对;脚印的鞋底花纹是常见的劳保鞋款式,化肥厂很多员工都穿这种鞋,暂时无法锁定身份。”技术科负责人说道。
王帅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翻开化肥厂的离职员工名单,密密麻麻的名字占满了好几页。他知道,接下来的排查工作会更加艰难,但他没有丝毫退缩——每一个名字背后都可能藏着线索,每一次走访都可能接近真相,而这,正是他作为刑侦民警的使命与担当。
同一时间,杨林和杨森正蹲在3号宿舍楼的阁楼里,勘查灯的光束在布满灰尘的地面上缓缓移动。按照陆川“扩大勘查范围”的要求,两人放弃了对尸体周边的重复检查,转而将目光投向阁楼西侧堆积如山的旧杂物和东侧破损的窗户区域。“之前只盯着尸体附近,说不定关键线索藏在这些没人动过的地方。”杨林说着,用戴着手套的手轻轻拨开一根垂落的蛛网,蛛网黏着的灰尘簌簌落下。
阁楼的杂物堆得足有一人高,大多是化肥厂淘汰的旧桌椅、破损的劳保用品和卷缩的旧帆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灰层,显然已经多年无人触碰。杨森踩着折迭梯爬到杂物堆顶端,用勘查锤轻轻敲击着堆放在最上面的木箱,“咚咚”的闷响说明箱子是空的。当他伸手去搬箱子时,手指突然顿住,“老杨,过来看看,箱子下面有痕迹。”
杨林立刻爬上去,两人小心翼翼地移开木箱,箱底原本被遮挡的地面上,几道浅浅的印记暴露在勘查灯的光束下。这是一串不完整的足迹,鞋印边缘有些模糊,但能清晰分辨出是42码的劳保鞋纹路,与之前在尸体旁发现的足迹款式一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途阅小说;http://www.hiphopculturebook.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