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半个月,全体社员忙得脚不沾地,总算是赶在劳动节之前,撂下了地里的活。
劳动节的第二天,按照事先约定好的,县农业局将猪崽、鸡苗运到了李家台子。
看着一车车的小猪崽,鸡娃娃,就算是辈分最大,年龄最长的三老太爷,一辈子也没见识过这么大的阵仗啊!
这下,李家台子是真的看见好日子了。
后来跟着投了钱的,现在只恨自己当初胆量太小,没往养殖场多投些,至于那些一分钱没拿的,后悔都来不及了,等到年底,看着别人大把大把的分钱,他们却只能拿村里事先扣下的那笔卖鱼钱的分红。
可6000块钱,平摊到每一户才不到20块钱,这么一点儿,分到手个仨瓜俩枣的能干啥?
接下来的几天,陆陆续续的又有人找到李学庆,想要拿钱投给养殖场。
“想啥呢?这养殖场都干起来了,猪崽、鸡苗也都到了,现在想拿钱?早干啥去了?”
总之,李学庆的态度就俩字——没门!
有的人还不死心,又来找李天明,更是异想天开地希望能从他的手里买股份。
在他们看来,李天明往养殖场投了1500块钱,占了养殖场一成的股,分给他们一些也没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