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的为官之道,就是做实事,而这一点,也正是皇兄所喜欢看到和见到的,当年郑国渠之事,郑国的根基便是定下。
多年来,官位一直都是大田令,想要将其提拔高爵重臣,皆推辞不受,实在是……非常人。
其人在国府之中,位份虽非显耀,却令人不敢怠慢。
诸夏间的诸子百家中,水家的当代顶尖传人。
郑国渠修筑功成,受益关中数百里之地,令郑国渠流淌之所,成为帝国关中一处重要的粮仓之地。
可与蜀地李冰父子的杰作相比。
总管督辖江南诸郡以来,为方便诸郡之人,自己也曾上书咸阳,让郑国前来一趟,勘察诸郡,以为将一条条水系脉络整理。
结果。
还不来,说是手中的事情还没有结束,一时之间,难以下江南。
还说江南之地,现在人烟不多,现在修建打量的水利沟渠,并不足用,也不到时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