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接下来秦国采取如何的制式,单一的法家之道不足以治世。”
“在大争之世、战乱之世,法家若然有成,当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凝练诸侯国力,令国富民强。”
“而现在,秦国需要的不是那些,而是统辖整个诸夏,那就需要怀柔,就需要礼仪,就需要规矩。”
“观秦国在三晋之地那里的策略,可见一斑,名为一条条法章律例,实则内蕴百家之学。”
“儒家之道也在其中。”
“伏念师兄内圣外王,威德仁礼,亦是如此,虽为儒道真意,也是内涵百家精要。”
“秦国立下郡县,儒家当有可为,却……不知晓具体如何!”
谈直却一口气说了很多。
郡县一体,也是儒家的机会。
根据秦国选拔才学之士的标准,接下来的儒家弟子又很大机会进入中央学宫,甚至于护国学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