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五人手中的《商君书》都是一块模板刻印出来的,字体一般无二,皆是太史籀文。”
秦王政站在正前方,听王弟戏言,微微一笑,明亮之眸落在那屏风上,自己很熟悉的文字。
也是现在秦国所通行的文字。
周清自然也是认识。
太史籀文,岁月长河称之为大篆!
上古之时,诸夏之民观天地万物之形体,刻画成烙印,成就文字,再加上仓颉的整理,成为上古之文。
其后徐徐演变成陶文,多烙印在陶器之上的文字,神禹立夏,三代始出,一枚枚奇特的字体落在陶器上,落在青铜大鼎上,甚至于落在一块块龟甲上。
成汤立商,多为祭祀占卜,一枚枚文字落在龟甲上,岁月演变,那些仿造天地万物的象形文字,逐步规矩许多。
一横一竖,皆有特点。
惜哉,国之大事,在戎在祀!
烙印在甲骨、青铜器上的文字鲜少,寻常之人根本见不到,更别说一枚枚文字,每一人的书写接不通,除非一脉传承,否则,根本识不出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