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目下份属百家。”
“秦国之策,果然一天下,则百家盛况不存,中央学宫便是应对之策,顺从秦国的,入中央学宫,接受秦国的管辖,不予顺从的,只有被剿灭的下场。”
“儒家不出现在不咸山,百家在齐鲁之地的动静更大,出现在不咸山,则可避退许多侵扰,不闻欲要攘外者,必先安内乎?”
儒家掌门伏念入秦近三年,归于小圣贤庄后,不予派人前往不咸山,百家或许会认为儒家彻底投秦。
接下来,百家对儒家的态度会相当明显。
儒家虽强,面对百家,亦是难以抗衡。
果然在不咸山,表现一二,甚至于表示出儒家的目下抉择,则齐鲁会稍缓许多,儒家的压力也会大减。
“谁人前往?”
伏念闻此,数息之后,深深颔首。
儒家确该如此,如颜岵师弟之意,孟轲子一脉是动手不了了,能够出手的,也只有儒家其余支脉。
可以给予百家一个交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