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得力郡守给予相佐,则二十年后,四郡之地可为浑厚,可有足够之力,向南方百越之地推进。”
武真侯的文书,国府之内,能够阅览的也不超过十个人,其上言语很是明朗,不为疑难,非如此,文书之妙,不仅在于四郡,更有深层含义。
怕是……这才为大王上心之意。
以直道贯通为先,兵戈推进驻守,计然横行,法理推进,庶民修养,二十年后,可重现越国之经历。
四郡当如此。
推及其余秦国郡县,关外诸多郡县亦可如此,旧韩之地、赵地,甚至于接下来的燕国之地,魏国之地,都可如此。
就是同现今秦国耕战主法不合,颇有些文信候吕不韦之时的策略,不知大王如何判论。
“武真侯总管督辖四郡要务,五年之内,但有所求,国府上下,需全力配合,不得懈怠,果有所成,堪为大功。”
一天下大势容易,一天下之后呢?
三代以来,多为封建邦国,天子居中,封建诸侯以为拱卫,然……大周以数百年来的铁血代价表明,封建邦国有颇大弊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