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欲要以一家之学作为治国之要,百家之学怕是要凋零了。”
“如大王先前之言,百家之学,实则都是极好的,奈何……百家之人不合。”
盖聂持剑抱拳一礼,秦法之下,自然要以法家之学为国之根本纲要,其余百家道理运转受其限制。
而偏偏百家的道理冲突者甚多,颇有水火不能相融之势。
若然如此,百家学说不甘于下,必然凋零,那是颇大的遗憾与损失。
涛涛之江河湖海,只有他们之间不住的碰撞,才会有更为盛大之景象,若然死水一般,寂寥甚多。
“寡人欲要从明岁开始,扩建中央学宫,增设院堂,设立百家之学于其内,不闻武真侯之言?道理深处都是一样的。”
“是那些百家之人敌秦久矣,即如此,百家的道理就该在大秦之内新生,山东诸国的百家,是它们自己选择的道路。”
秦王政面上一笑,百家之道,自然都是极好的。
其中的学说道理,自己有的都很欣赏。
如大田令郑国出身的水家,秦国如何能够缺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