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行人署这几年的花费,每年对于山东诸国的投入也是数十万金的,那些都是必须的。
还有对于国府官员、各大郡县官员的每岁所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如此,杂七杂八的加在一起,任何超过一万金以上的之处,都堪为大支出了,一个护国学宫占据十万金,周清甚至能够想象到郑国的神色。
“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思忖诸般,周清颇为感叹。
“好在,学宫如今走上正轨,接下来的开支逐渐归于平稳,就算多,也多不太多了。”
作为当年位列上将军之位的桓齮,也是知晓十万金是一个什么价值,那是可以武装起一只十万大军的财力,如今,仅仅是落在了学宫之内。
“开支逐渐归于平稳可不是一件好事。”
“学宫虽然开销的厉害,但学宫内也不是没有能力创造财物,以军器院堂为例,日后可以传语秦国各大军营,如果有专门的武器需求,可以花钱托军器院堂研制。”
“而秦国各大军营也是一样,如果肯花钱,那么,学宫内的诸般典籍,以及讲武堂都是可以使用的,当然具体如何使用,还是要有一个章程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